隆尧县梅庄村:
红苹果“映红”乡村振兴路
来源:邢台日报 时间:2022-10-21【字号:大 中 小】
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苹果,果园里一片欢声笑语。
(记者杨煜兴 通讯员潘志方)金秋十月,隆尧县牛家桥乡梅庄村的苹果挂满枝头,果农、客商、运输车辆在果园里来回穿梭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10月18日一早,梅庄村村民中心会议室里热闹非凡。村负责人四彦岭正和党员干部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。
“报告指出,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。”四彦岭说,“中国式现代化,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。国家对农业农村工作高度重视,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舞,我们要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,全身心扑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上,为村民谋利益、为村集体谋发展。”
不远处的梅庄村千亩采摘园里。阳光映射下,红彤彤的苹果饱满诱人。果农们忙着分拣装箱,一片欢声笑语。
“今年苹果长势非常好,果大、成色好、产量足,我这果园大丰收,不到半个月就入账了5万多块。”果农王志超说,这几年,党的惠农政策力度越来越大,专家进村指导大家伙儿加强苹果产业园的建设,每年都能种出品种更新、质量更好的“致富果”。
据了解,苹果种植是梅庄强村富民的重要支柱。发展苹果种植之初,梅庄村有800多亩苹果园,以红富士品种为主,由于靠传统经验种植,管理水平也较为落后,产出的苹果质量一般。得益于党的科技惠农政策,农业专家带着课题组来到该村,对环境、土壤进行一番调查后,因地制宜对果树品种进行更新,培育出梅庄村特有的优质苹果,并创立品牌——“隆红蜜”。经过专家、党员干部和村民的一起努力,现如今,梅庄村的苹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000余亩,面积较10年前翻了两番还多,每亩收益近万元。
“多年来,村里通过请农科院专家授课、组织果农外出取经等方式改进苹果种植,采用有机种植、苹果套袋等技术,大大提高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。”四彦岭介绍,“致富果”富了村民的口袋,也让梅庄村获评全国第六批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、省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。
记者在梅庄村苹果种植基地内看到,上千亩苹果全部采用“良种+良砧+良法”的矮化自根砧栽植模式。“果树这么种,便于机械化作业。”四彦岭介绍,基地果园实现了苹果两年挂果、三年丰产,果园产量、品质、经济效益稳步提升。不仅如此,乘着电商扶贫政策的东风,县里帮助果农搭建现代化网上销售平台,推进林果业市场化运作,大大拓宽了销路。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。”四彦岭表示,今天的梅庄村,将立足资源禀赋继续做强特色产业,推行“农业+加工”“农业+旅游”融合发展模式,全力打造苹果旅游小镇,让红苹果“映红”乡村振兴路,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